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自身的努力,也離不開公司的培養。競賽前夕,我所在的部門就成立瞭競賽動員小組,開展賽前內部選拔工作,選拔綜合成績最佳的報名人員參賽,部門黨政工團人員則負責為參賽選手提供後勤保障。在選手出征前的部門動員會上,制造部部門領導特別鼓勵選手:“要發揮自身特長從容參賽,抓住機遇,展現上電所員工風貌。”這種對參賽的精心組織、全力保障,體現瞭對我們技能人才的四鏡頭行車紀錄器比較尊重、培養和重用。

本次大賽按三個領域分類進行比賽,分別為人工智能和城市運行:聚焦在城市運行、社會治理等方面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創新;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聚焦生產制造過程中,工業互聯網技術和智能制造技術的應用和創新;物聯網和智慧城市建設:聚焦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和創新。

與此同時,為加快培養和選拔青年高技能人才,推動上海產業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由中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委員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主辦的“2018年中國技能大賽——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系統職業技能競賽”也將於2018年7月至11月舉行。

本次大賽設金獎、銀獎、優秀項目獎、優秀組織獎等獎項。獲獎項目將享受一系列配套扶持計劃及措施,包括優先推薦申報市中小企業產業升級配套項目,給予貸款貼息、無償資助,享受創業輔導和創業培訓,優先安排對接融資機構,優先推薦申報共青團榮譽等。

原標題:青年“雙賽”驅動,助力“上海制造”成就未來

比賽進一步激發瞭我工作中的創新精神,比賽後至今,我針對各類不規則、難加工零件的結構特點,已經自行設計制作瞭15個專用工裝,提高瞭零件的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同時還積極微創新項目,如“真空吸盤和壓板組合裝夾方式”的微創新項目等。

——歷屆獲獎者有話說—大卡車四路行車記錄器推薦

8月中旬前,所有參賽者可通過大賽官方報名平臺(網址:http://tw.shjxdw.cn:10000/)提交報名信息和項目資料。年齡在35周歲(含)以下(1983年7月1日及以後出生)個人均可報名,如果以團隊參賽,團隊負責人須在40周歲(含)以下(1978年7月1日及以後出生),核心團隊人數須≤6人,35周歲(含)以下青年比例須≥50%。同時要求參賽項目須符合國傢法律法規和國傢產業政策,不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及其他權利。

8月中旬—9月中旬,大賽將陸續進行資格審核、初賽評審、網絡投票、決賽評審等環節。由政府、企業、高校、研究機構、投資機構、創業導師、創業服務機構等多方代表組成的大賽評審團將綜合專傢評委評分與網絡投票分,評出最終獎項。大賽頒獎大會計劃於10月在楊浦區長陽創谷舉行,屆時將對獲獎項目進行表彰與展示,獲獎團隊將分享創新經歷和思考。

本次競賽將分為航天航空、研發制造、電力、石油化工、信息通訊等五個行業專場進行,共設無線電裝接工、鉗工、焊工(三級)、繼電保護工、石化安全技術、加油站現場營銷服務、加油站油品計量、信息安全防護(三級)、軟件開發質量控制(專項職業能力)、信息網絡佈線師、話務員等11個競賽項目。大賽的獎勵措施較以往有較大拓展,既有大賽本身的獲獎榮譽,也有“上海市技術能手”、“上海市青年崗位能手”等市級榮譽直通車;既有技術水平的比拼,也有國傢權威認證的職業資格晉升及“首席技師”的優先參評資格。

大賽同期還將舉辦“青年創新·智在未來”學習分享會、世界人工智能大賽優秀成果觀摩交流會及產業青年創新論壇等配套活動,為產業青年和相關領域專傢提供交流展示的平臺。

2017年中國技能大賽——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系統職業技能競賽船體裝配工項目比賽第一名、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 何希峰:

“雙賽”設置各有側重,其中,上海市產業青年創新大賽主要面向全市相關產業領域的青年創新人才,註重鼓勵青年創新,扶持優秀創新成果;職業技能競賽則主要面向市經濟信息化系統青年高技能人才,註重打造“青年工匠”,為生產一線的職業青年搭建練兵比武的舞臺。

自2016年第一屆大賽舉辦以來,上海市產業青年創新大賽累計吸引310個創新項目報名參賽,涵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業設計、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新材料等諸多行業領域,其中不乏填補國內空白,或顯著提升生產效率,或具有可觀經行車視野輔助系統價格濟效益的項目。上海市產業青年創新大賽正逐漸成為上海產業青年投身創新發展的展示平臺、創新典型的推介平臺、創新資源的匯聚平臺和創新智慧的交融平臺。

2018上海市產業青年創新大賽由中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委員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指導,共青團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委員會主辦,上海市楊浦區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楊浦區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承辦。

未來,主辦方將把“雙賽”打造成“與青年職業技能提升緊密結合的品牌大賽”,努力營造青年創新、技能成才的良好氛圍,發揮引領青年創新、鉆研技能的積極作用,使“雙賽”成為青年崗位建功的比擂臺、創新創造的孵化器、青春風采的展示臺。

在此背景下,2018上海市產業青年創新大賽以“青年創新·‘智’在未來”為主題,鼓勵產業青年激發潛能,加強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重點產業發展領域的創新創造,發掘培育符合上海產業發展導向的創新項目和青年團隊,為想創新、敢創新、能創新的產業青年提供“夢創舞臺”,為打響“上海制造”品牌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2017年上海市產業青年創新大賽金獎團隊負責人、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檢修公司 許萍萍:

我們團隊的項目《高壓電纜智能健康管控醫生》參與瞭第二屆上海市產業青年創新大賽,該項目有幸從219個創新團隊中脫穎而出獲得金獎,令我和團隊的青年夥伴們備受鼓舞。我們項目研發的系統目前已在上海地區部分110kV、220kV重要高壓電纜線路上運用,並取得瞭預期效果,對提高城市電力主網架的供電可靠性帶來顯著改善,產生瞭可觀的經濟效益。項目還在團市委的邀請下赴北京參展2017年國際創新創業博覽會,面向全國觀眾展示瞭我們上海青年的創新成果。通過參賽,我們的創新項目走出公司、走出上海,進入社會公眾的視線,令項目的後期推廣轉化更為順利。

在平凡樸實的崗位工作中,我們應該做一個有心人,善於發現問題,多開動腦筋,一些簡單的小發明、小創意、小改進就是我們青年人創新的起步。

2017年上海市產業青年創新大賽金獎團隊負責人、上海中航光電子有限公司 薑煒:

我們團隊的“設計工藝新方法喚醒老舊產線第二春”項目獲獎以後,這一創新方法已經運用到公司其他新品項目開發中,非等比例曝光以及設計補償等方案,有效支撐瞭公司全面屏的量產,其中一代產品5.7寸,5.99寸在國內市場率先出貨,實現月產能過3萬張的成績。在此基礎上,還開發瞭6道光罩的內嵌式集成觸控技術,配合光配向以及新型液晶的應用,產出瞭第二代劉海全面屏產品,在非晶矽行業已處於領先地位,在4K筆記本,超窄邊框等新技術開發項目上,也運用瞭該創新的成果,取得瞭技術上的突破。

現在我們團隊裡90後的青年已經成為項目的擔當,帶領團隊攻堅克難,在企業發展中發揮瞭重要作用。面對未來市場的機遇和挑戰,我也將帶領新技術開發團隊繼續穩步推進新技術開發工作,實現面板行業新突破。

創新創業追逐青春夢想,挖掘人才賦能“上海制造”。為切實落實“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激勵扶持上海產業青年成長成才,為全力打響“上海制造”品牌匯聚青春力量,“2018上海市產業青年創新大賽”、“2018年中國技能大賽——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系統職業技能競賽”現已聯袂啟動。

登上屬於我們的舞臺,我收獲的亦不僅僅是一次比賽給予我的鍛煉,還收獲瞭其他參賽選手的經驗與優勢。在此次比賽中,我深刻體會到什麼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不僅要具有高超的技藝和精湛的技能,而且還要有嚴謹、細致、專註、負責、創新的工作態度和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對職業的認同感、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工匠精神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國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業競爭發展的品牌資本、是員工個人成長的道德指引。行者休其心,隻有一個堅守的心、感恩的心、才能成為一個偉大的“匠人”。

2017年中國技能大賽——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系統職業技能競賽無線電裝接工項目比賽第一名、上海航空電器有限公司 李俊:

我是航空制造生產一線人員,在公司擔任的配電計算機裝配產線的線長,負責國防大型運輸軍用飛機、殲擊機、直升機、無人機等機載設備的電裝接生產工作。技能競賽給我們來自各領域的一線技能青年搭建瞭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讓有技能、肯專研的技能人才得到社會的認可。一次又一次的競賽,促使我努力修煉自己的專業水平,不斷開拓自己的視野,讓我在技能比拼中不斷成長。在大傢的支持下,我也從一名普普通通的外來務工人員,成長為上海市人大代表、十五屆團市委侯補委員、團十八大代表。我相信,隻要不斷努力、肯學習、肯付出,就一定能有所收獲,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價值。

2017年中國技能大賽——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系統職業技能競賽鉗工項目比賽第一名、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 徐君飛:

青年“雙賽”驅動,助力“上海制造”成就未來

新時代,上海產業發展和信息化建設面臨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今年5月,上海發佈《全力打響“上海制造”品牌加快邁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動計劃》,擁有核心技術、掌控產業鏈關鍵環節、占據價值鏈高端、引領業態模式創新將是“上海制造”的新內涵和新使命。“上海制造”三年行動計劃要求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構築“上海制造”發展新動能。其中,加快產業人才集聚,優化產業人才發展環境是一項重要保障措施。
C4EC29874083D255
arrow
arrow

    mcreasefkoj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